A股增量资金真来了,潜伏期很短!

时间:2025-04-05 03:18:25来源:每日快讯网 作者:时光

对于今天的市场,表面看缩量反弹,似乎乏善可陈,但实际却藏着大动静。接下来我从三方面和大家分享,另外本文一共四个部分,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,大家不要忘记。一,能股债双牛吗?虽然央妈下场约谈,但债市反应不大,今年,前面也有几次,央妈出来喊话债券,当时债市的波动明显强过这一次,那么债牛持续强劲,A股真的没机会了吗?一般来说,股市和债市是跷跷板关系,但也不是完全这样的。根据富国基金此前的统计,在最近的两轮权益大牛市行情,债券市场都曾走出过牛市行情。其中,在14年~15年的行情中,股市先牛后熊,债市则持续走牛;在19年~21年的行情中,股市分两阶段走牛,债市则先牛后熊。由此也可以看到,“股债跷跷板”效应并没有特别突出。但是另外一个问题会困扰大家,都知道股市需要流动性支撑,债券市场如此火爆,A股的增量资金在哪里呢?二,增量资金在哪里?实际股市的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两块:第一,险资国债收益率快速跌破2%,对于险资来说,是逼着其进入股市。保险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之中,资金成本最贵。保险目前的资金成本在2.5%左右,保险的收益是写进保单的。随着国债收益率的趋势性走低,保险资金必须寻找出路。险资最喜欢的就是红利股,下面就是华夏港股红利ETF基金今年二季度的份额持有人情况,可以看得出,前8名当第二,央企资金下面这是华夏中证央企ETF (512950)的持有人,前两位竟然是央企中石油和中海油,看下图:而在这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,中石油赫然在列,也就是说央企通过股票基金来持有自己的股份,这样既符合了正策导向,即央企进行市值管理,同时,基金的收益,还归自己。 昨天央企市值管理文件正式公布之后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央企会采取类似的手段,这就是增量资金。三,抓住潜伏期的机会所以,大家一直期盼的长线资金,其实早已经悄悄开始进场,这才是大家需要注意的,所以,接下来就是这些长期资金进场的潜伏期,不用指望行情马上起来,反倒是越折腾,越说明他们在干活,这时候看清楚机构大资金的行为就太重要了。大家都知道,机构投资者的「交易行为」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。但问题是,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,那怎么办?其实,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。简单说就是:先把所有的「交易行为」数据先保存下来,经过长期的积累后,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,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「交易行为」特征了,大家看下面的数据。这是近期表现较为出色的一只股票的「交易数据图」,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提供的。其中有三组关于机构活跃度的数据:橙色柱体,代表「机构活跃区」,说明机构资金积极参与交易;橙色线段,代表「机构锁仓区」,说明机构资金交易意愿下降,但没有消失;灰色线段,代表「机构观望区」,说明机构资金放弃参与交易;其中,「机构活跃区」和「机构锁仓区」交替出现,称为「机构控盘区」从图中可以看出,股价出现了很长时间的震荡调整,很多人会觉得行情不好了,但实际用大数据系统去看,其实是机构在控盘,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说市场机会很多,但是多数投资者却没有感觉,因为我们看的不一样啊!如果说一只股票没有得到机构的关注,又如何呢?看下图:和上面的股票相比,该股也经历了一段横盘震荡的时间,同样是高位下来的横盘震荡,但是最后不仅没有反弹,反而是继续下跌,如果光看走势,你可能觉得这就是造化弄人,但实际看数据的话,就会发现,该股横盘震荡阶段,实际早已经进入「机构观望区」,机构是彻底的消失了,那还有啥盼头,相信每个看到数据的朋友,都会做出自己的最佳选择。所以,眼下别看行情折腾,实际在对九大险资和一众央企进行了窗口指导之后,我想真正的好日子不会远了,但关键是这段最佳跟踪期,你难道真的要蹉跎掉?PS:关于「机构活跃度」数据的原理,我将在文末具体介绍。四,重要提示很明显,机构们已经动手了,但我们该如何跟上呢?其实关键还是看机构大资金的选择,但是市面上很少有对机构资金进行全局性观察的,你知道到底哪些股票里面有机构资金参与,同时还是很积极地吗?看下图:从图中可以看出,实际「机构库存」数据正在全面回落,事实就是这些长线资金的目标永远都是少数几个,而不是所有的股票,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关心的。PS: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,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,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。如果不看好的话,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?显然是不会的!关于「机构库存」活跃度:实际机构活跃度不可能只有活跃和不活跃两种,事实上可能每一只股票都有机构参与,只是在于影响力的大小通过对影响力的跟踪分析,就能对机构活跃度进行等级划分,从而区分出机构的意愿。值得一提的是,机构活跃度下降但没有消失的阶段其实是个分水岭,所以看清楚很关键。真相很残酷,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。本篇就聊到这里,关注老概,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。声明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